這部電影在我的架上已有好長一段時間,長到幾乎忘了它的存在!喜愛大澤瀧夫是在”百年物語”中,他飾演一名軍官,溫柔純情的個性吸引了我,從此在市面上看到有他主演的片子,就會買回來收藏,但也僅只是收藏,因為從擺在架上就忘了打開來看,不過這部片名也讓我不解,為何是”解夏”?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呢?又加上最近把”仁醫2”看完後,發現大澤老了,興起了想看看他年輕的樣子,所以選擇看了這部電影。
大澤瀧夫(飾演隆之)石田百合子(飾演陽子)
隆之生長在長崎,在家鄉是一位優秀的有為青年,在東京擔任小學老師,非常受到學生們的喜愛,隆之有一位女朋友,是他大學教授的女兒陽子,在隆之大學時代就非常仰慕隆之,因此在陽子讀大學後擔任父親的助手後,父親就撮合兩人交往,這看似平凡的戀愛,卻在隆之被診斷出患了貝賽特氏症後,出現了變化。
貝賽特氏症的特徵:在維基百有詳細解說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8%B2%9D%E8%B3%BD%E7%89%B9%E6%B0%8F%E7%97%87
因隆之不願因他失明而賠上陽子的人生,所以隆之選擇回到故鄉-長崎,用他剩餘的時間,好好將故鄉的景緻仔細的記憶在腦中,但陽子堅定的陪伴在隆之的身邊,陪著隆之走遍長崎大街小巷,在隆之灰心喪志時,他們來到聖福寺,因緣際會的結識了一位教授鄉土史學的老教授,告訴隆之:今天寺中舉行的祭典是”結夏”,每年陰曆四月十六日為結夏,印度僧侶要一邊步行一邊化緣宣揚佛法,藉此修行,雨季在印度是生命誕生之季節,釋迦牟尼佛怕僧侶走在路上可能會踩死蟲卵草苗,因此修行僧侶在這段時間,會聚集在附近的寺廟,講經誦佛以度過為期九十天的結夏安居,”安居”為寺廟的前身,在七月十五日這天為解夏,僧侶們可以繼續上路弘法,意謂萬物重生,重新開始新生命!
我認為全劇在老教授告訴隆之的一番話,最為經典!老教授說:這可以算是你的修行,畏懼失明的修行,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修行!當失明的瞬間,你就不再恐懼!是個很痛苦、心酸的修行,遺憾的是...這天一定會來到。那一天,就是你的解夏之日!
這段話放在每個人的人生不都是相同的嗎?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不同的功課要修行,當修業期滿也就是你的解夏之日,自此一切重生...可見我的修行不夠,在一路上盡是荊棘滿佈,儘管我夙夜匪懈的披荊斬棘,全身滿是傷痕累累,舉目望去前方依然蜿蜒崎嶇,而來時路也不見坦途,常有自我放逐的念頭浮現,因此常在這些念頭間擺盪...一次又一次...一次又一次...
